立即報名

透過多元語言管理 中央大學為理工學生備好職場英語力

文/王彤方


全球化影響下,語言能力不僅是與國外客戶溝通的基礎,也是能否主動蒐集國際產業資訊的重要指標,更成為職場競爭力的一大判斷標準。理、工產業英文能力需求成長快速,國際職場的溝通情境愈來愈以英文為主要語言,不能再是以往應付學科的態度,而需將英語作為實用工具。

 

全球化下的理工產業 英語能力成指標

為了及早讓學生準備好進入職場所需要的英語溝通能力,中央大學理學院、工學院積極開設各類增強英語「實戰」能力之相關課程,並與各界合作,中央大學工學院院長蕭述三說,「對於理、工學院學生來說,以英語能力強化學生競爭力,非常重要。」

許多學生認為選了理、工科系後,就不需再接觸英文,但事實並非如此。中央大學理學院院長林宗泰解釋,從一年級開始,必修的指定教科書皆為原文書。學生畢業後多數會到半導體、電子產業就職,而這些產業大多與國外有聯繫。工作上用到的工具如檢測儀器等,大部分操作手冊、說明書也都是用英文寫的,接觸英文的頻率比想像中高出許多,更別說出國留學深造。

 

蕭述三則補充,無論是傳統產業或新興科技,例如台積電、鴻海、台達電、日月光半導體、上銀科技、李長榮化工、裕隆集團華創車電、輝瑞藥廠等知名企業,招募人才時,英文都是基本的需求能力,企業也會訂定多益英語測驗的期望分數作為選才標準。在全球化趨勢下,幾乎沒有一家工廠、科技公司不會接觸到外國客戶。

比起理工專業,英文能力經常被當成求職的第一關。為此,中央大學理、工學院與學生討論後,至今仍保留英語畢業門檻,且門檻分數逐漸提高。林宗泰分享,97 學年度時,只有4% 的學生通過畢業門檻,但在提供多種英語學習資源後,至今已有90% 以上的學生通過,英語力成長快速。

 

為了培育學生畢業後的求職競爭力,中央大學理、工學院持續嘗試多元管道,例如開設語言課程、主動接洽國際交流、企業合作等機會,提升學生英語力。

中央大學理學院、工學院開設各類英語課程,及早為學生的職場英語力做好準備。(照片提供/中央大學理學院、工學院)

嘗試多元管道 提升學生競爭力

不僅積極與國外學校簽訂備忘錄,提供許多海外交換、雙聯學位的名額,並以具有國際公信力的英語證照作為評量標準,鼓勵學生報考。例如長期與中央大學工學院合作的日本廣島大學,要求TOEIC® Listening and Reading Test須達600 分、韓國仁荷大學要求700 分,瑞典林雪平大學則要求TOEFL ITP® 575 分。

除此之外,跨國大型合作計畫也遍布全球,物理系與瑞士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攜手合作高能物理領域,量測重力波則與日本東京大學合作。林宗泰解釋,這些都是培育學生國際溝通力、銜接國際職場的好機會。

 

學院內部也積極開設多種英語資源課程、多方與外界合作。如工學院開設學術英文寫作、英文書報討論等相關課程,並舉辦「科技英文演講與簡報競賽」。此競賽以全英語進行,提供院內學生互相切磋、觀摩論文發表的機會,不僅能訓練學生開口說英語,也能加強科系間的學術交流。

 2019年開始中央大學理、工學院更與ETS® 臺灣區總代理忠欣公司合作「培育英語溝通能力及增進國際移動力計畫」,提供報名費獎勵制度,鼓勵學生參與考試。學校語言中心也同步開設「寒假暑假英文輔導班」,針對TOEIC® Listening and Reading Test做密集加強。蕭述三表示,「這樣子整個配套起來,追蹤並比較學生入學前後的成績,中位數從605分提升到665 分,可以看見很明顯的進步。」

 

林宗泰認為,國際化是產業趨勢,科技產業訂單多數都來自國外,英語能力比想像中更重要。他鼓勵學生把英語當成實用工具,從日常生活中持續練習。擁有英語力,不論是企業就職、未來實驗室學習、發表國際論文、參加國際檢討會等都有所幫助。



本網站不支援 IE11

系統偵測到您目前使用 IE11 (含) 以下版本瀏覽器,本網站內容可能無法正確顯示與使用,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,如 Microsoft Edge、Google Chrome、Firefox、Safari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