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即報名

TOEIC季刊 Newsletter 58(2020年12月)

從高中課本教寫作 提前準備大考作文

文、攝影/謝維容


英語作為高中的必修課程之一,不少教師用盡心思趕上學校的教學進度,訓練學生閱讀、聽力等input(輸入)的英語能力,但在口說、寫作等output(輸出)方面,卻常因課本進度未達成,造成難以納入課程的困境。

 

英語教師聯誼會因發現台灣英語教師在教學現場的需求,於今(2020)年十月辦理「培養邏輯架構─掌握英文寫作教學實務」講座,邀請台南一中英文科教師陳美華分享,說明英語教學並非魚與熊掌不可兼得,找到合適的技巧、上課文,指派進度內的作業,一樣能培養學生的英語output 能力。

在英語教師聯誼會辦理的講座中,台南一中英文科教師陳美華分享寫作教學經驗。

善用課文 輸入與輸出相輔相成

陳美華以數據說明,台灣的英語課常是閱讀占七成、聽力占兩成,口說與寫作才占一成。學生高三要大考,準備英文寫作時更辛苦,畢業後面臨講英語的需求,也不知道從何練起。但她深知教師仍需掌控課本的學習進度,轉而把握講解課文的機會,將朗讀與作文練習融入其中,同時達成input 與output 的訓練。

 

陳美華舉例,上課時要念課文,教師不要自己念,輪流叫學生朗讀。課後安排文章朗讀的作業,請學生錄音上傳,學生可任選感興趣的英語文章,重點是要開口說英語。「要給學生開始的機會,學生每開一次口,就會對發音更熟悉,看見單字不害怕,更願意念,最後就能創造出output 與input 的良性循環。」

 

即使剛開始練習、學生發音語調都不標準,她也建議評分時不要太執著於找出錯誤,而可先從大方向,如整體的語調、句子的停頓、單字重音,檢討具體改進要點的同時給予鼓勵, 讓學生產生自信心。且現在有Google classroom 等便利的科技工具可使用,上網就能收發作業、給評語,教師能更方便地指派口說作業,學生也能輕鬆取得工具完成。

 

學生敢說,未來面對國際機會就能及時掌握。陳美華以TOEIC® Speaking Test 為例,朗讀、描述圖片皆屬於證照題型,學生在課堂上先練習、考照時更順暢。且學生若能及早考取英語證照,不僅能參加交換學生計畫、國際志工或2017 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等活動,未來找工作,也比其他求職者更多一分語言能力的保障。

 

而寫作練習也能穿插在解析課文時,講解文章架構後,再指派仿作、濃縮等練習,鍛鍊學生的寫作能力,下筆時會更有想法。

 

陳美華舉例,翰林出版的高中一年級課文《Birthday Customs Around the World》,每段落都符合「主題句(Topic Sentence)、針對主題說明、與主題呼應的結尾」的結構,老師能以此解釋Topic Sentence、五段式架構,建立學生對英文寫作的初步概念。

 

結束課堂上講解後,再指派仿作作業要學生動筆寫。「選一個學生喜歡的主題寫,用字、片語不用難,重點是要學生用課文的結構寫文章。」陳美華解釋,要求學生做仿作練習是因為「我看過很多學生,寫第一句不知道下一句怎麼接。所以教作文,要從文章架構開始教。而仿作,就是讓他們知道下一句該寫什麼。」

陳美華建議改作文時要適度鼓勵,建立學生的寫作信心。

仿作學架構 下筆更有想法

仿作不僅能鍛鍊寫作力,也能應用到閱讀測驗中。陳美華舉例,大考的閱讀測驗有很多「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?」的題目,解題重點就是找Topic Sentence。上過文章結構分析,學生較知道怎麼找Topic Sentence,自己要寫文章時也能運用。

 

除了文章結構,陳美華也以「濃縮課文」訓練學生用英語表達想法。每上完一段課文,就要學生濃縮該段落的主旨,建立接收資訊、吸收轉化並自行表達的能力。要練習的篇幅也會從一段課文,慢慢擴充到整篇課文、一篇雜誌文章或一本原文小說。陳美華發現,經過仿作、濃縮練習的學生,到準備學測和指考作文時就更得心應手,要考TOEIC®、TOEFL® 等英語證照也輕鬆。

 

不過在學生練出成果之前,她提醒教師,批改作業時除了注意標點符號用法、拼字等基礎,其他部分則「按照每一篇的練習重點去改」。若此次要求學生仿作架構、就避免批評學生的用詞太過淺白;練習Topic Sentence 時,也不強求文章一定要前後呼應。不需要每篇文章都要求學生做到完美,先建立學生對英文寫作的自信與興趣,再要求學生進步。

 

宜蘭中道中學英文老師張汶婷表示,她過去不曾想過英文作文能以仿作的方式練習,「我以前會自己設計情境給學生做,但陳老師提醒到我,其實講課本的時候就可以做摘要、仿作,給學生更多練習機會。」

 

「給予適當的引導和練習,學生是寫得出來的。」陳美華鼓勵教師,善用每一次的課堂時間創造練習機會、以鼓勵代替批評,英語口說與寫作並不難教,學生都能在練習中成長。


想知道更多完整內容,請下載本期季刊


本網站不支援 IE11

系統偵測到您目前使用 IE11 (含) 以下版本瀏覽器,本網站內容可能無法正確顯示與使用,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,如 Microsoft Edge、Google Chrome、Firefox、Safari。